(资料图片)
垃圾分类实施三周年来,三里屯街道多次召开垃圾分类工作部署会、培训会,按照每天有数据、每周有汇总,每月有总结的思路,做到垃圾分类工作梯次递进。
在三里屯垃圾分类工作中,社区、物业、不同业态、不同群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街道构建“联调联动”工作格局,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、无盲区。街道和社区开启网格化走访摸排工作,通过入户走访摸排的方式,充分询问居民的诉求以及预期的解决方案。采用“撤桶并站”的方式,解决垃圾处理难题,桶站建成后,由街道统筹联合社区、物业、保洁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桶站值守、日常管理工作。
三年来,64个小区全部纳入居民自治公约;累计入户动员18272户;累计完成垃圾分类承诺书签订1.2万余户,达到小区宣传、入户全覆盖。辖区4个小区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小区;2家社会单位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商务楼宇;12家党政机关、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单位。
街道结合居民生活习惯和实际情况,以街巷的交汇处、必经处、进出处为重点,测算制定桶站优化方案,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后,设置了多个垃圾分类智能投放驿站。这种新型桶站的投放口可自动感应打开,不仅可以避免弄脏双手,而且解决了一只手扔垃圾不方便的问题,从而受到了居民的欢迎。
在三里屯SOHO、太古里等多个大型商务楼宇区,针对门店种类繁多、客流量较大等情况,街道联合楼宇物业优化清运时间和路线,加强科学管理,通过机器人定时清扫、“小黄车”实时巡查,做到了让游客见不到垃圾、闻不到异味。为处理垃圾房卫生及垃圾异味等问题,在垃圾房内设有专业除味设备,定期在垃圾房内进行消毒喷洒作业,真正做到了垃圾暂存点对周边环境“零影响”。
三年来,街道通过多种举措,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,实现了居民从不愿分、不会投到主动分、有序投的转变。下一步,三里屯街道将积极探索新的方法路径,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人参与、处处落实的“新时尚”。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赵婷婷
编辑/叶婉